新闻中心
开云官方网站开云官方网站开云官方网站开云官方网站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支持绿色低碳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响应国家战略,广东新快报社以机构主流媒体作为平台,以多方位全媒体矩阵作为渠道,筹办成立新快碳中和智库。广邀华南及全国各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民间组织的相关专家,从政策建议、从业规范、交流合作、能力培训以及标准制定等多方面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在公众中推广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企事业单位和机构提升自身绿色发展能力。
“只有我们行业内部统一了,标准统一了,流程统一了,我们出具的证书,它才具有更好的公信力。”
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是必由之路。广东目前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碳标签”。据介绍,广东碳标签是“广东产品碳足迹评价与标识”的简称,是对各种产品所涉及的物料使用、生产制造、运输、使用、废弃处理等全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化评价,并以标识形式对外披露碳排放信息。
目前碳标签由专门评价机构出具,这些机构包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等。日前,新快报记者采访到来自工信部电子五所赛宝认证中心绿色低碳事业部的郭智源,就如何利用碳交易、碳普惠等方式实现企业低碳改造,如何把企业发展跟绿色低碳事业相结合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探讨。
郭智源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对于一个企业或者是对于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达到了峰值,再往后它的排放就不会再继续增加。通过这个平台期之后,排放的水平逐渐地往下降,采用各种措施进行回收,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和吸收的排放达到一个平衡。没有因为人类产生多余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就达到了碳中和的目的。
“实际上,自从提出了‘3060’的目标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响应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当中来。”
他认为,这些企业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比如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因为这些企业自身的能源需求比较大,“这些企业开展低碳工作,对其自身经营和发展是有益的,因为可以降低成本。”
他表示,从国家的层面来看,控制好全社会的碳排放,首先是对这些高能耗的企业进行控制,为此,国家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共有8个行业纳入了碳市场当中,也就是强制性地要求这些企业每年要做自身的排放量核查。从去年开始,电力行业成为了首批进入交易市场的行业。”
郭智源提出,想要进行低碳改造的企业,可以对自身的生产运行过程的碳排放进行量化并且进行声明,也可以寻求第三方的认证。
“目前,国际国内都有一些标准,国际上有ISO14064标准,国内有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一些指南或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相应的标准或者指南来进行核算,并且寻求第三方来做相应的认证,拿到第三方颁发的证书或者报告。”
“企业还可以对产品,比如说小汽车,或者是电脑、电视机等,以这些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排放去进行碳足迹核算。通过核算,可以让大家了解到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排放水平是怎样的,你和同类产品相比,是不是属于低碳产品范畴。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核算了解到,比如在生产制造过程,或者原材料获取的过程,又或者终端用户在使用的过程,到底哪一个阶段的排放是比较高的。通过比较,企业可以有的放矢地去进行低碳方面的改造。”
在这个过程当中,郭智源建议企业也可以寻求第三方来开展一些相应的认证的活动。“通过认证的活动,企业可以拿到碳足迹的证书,也可以拿到一些标签,这些标签是可以体现在产品上,就是说在消费者购买同类型产品的时候集团业务,他可能更倾向于去选择一些低碳的产品,这样客观上促进了我们全社会都参与到了减碳的事业当中来。”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策略,在发展方面才不会受到限制。郭智源提出,这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能源价格的飞涨,一些企业或多或少面临经营压力。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企业实现转型带来了机会。如果企业能够积极地去做一些能源结构调整的布局,减少自身的碳排放,或者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以及一些低碳甚至是零碳的能源,企业的发展空间就会更大。”
他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企业减排有以下几种路径:一是节能改造,或者是提高生产效率来进行减排,这也是过去大多数企业在做的。其次,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进行能源结构的转型,引入一些分布式的光伏,或者是一些可再生能源,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自身的排放。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国家光伏也好,风电也好,成本相比于过去都得到了很大的降低。但一般来说,企业实施节能改造,乃至更新设备,这些成本都非常高,企业又该如何实现减排?这时,可以考虑去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配额,或者是购买一些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通过边界外的减排来抵消掉自己的排放,这也是实现减排的一种方式。”
他相信,在未来的整个战略背景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无论是技术手段或者是管理手段,或者是一些市场机制,可以供企业选择。
“我们接触了很多企业,在过去一两年里,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从事着技术方面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都在积极地参与到了国家战略中,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想这应该是大湾区企业的一个优势。”
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也面临着挑战。“整个大湾区有很多外向型的经济,我们有很多企业的产品是要出口到全世界各地的。欧盟刚刚通过了边境碳调节机制法案,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国家出口到欧盟的一些产品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碳排放属性是不是能够满足欧盟的要求。如果企业的相关产品的碳排放高于欧盟的要求,可能就要额外付出一些成本,即我们所说的‘碳税’,这实际上也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壁垒形式。而且不仅仅是欧盟,相信未来全世界,特别是一些发达的经济体,都会相应地来做出一些规定,这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他建议,作为大湾区的企业一定要有碳足迹核算的意识。“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自身的排放是什么情况,了解自身产品的碳排放是在什么水平。如果有差距的,我们要尽快想办法弥补,这样,待碳税真正实施之后,我们才能够从容应对。”
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为什么广东省发布了自己的碳标签。“我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实际上也是想引导大湾区更多企业加入到我们的碳标签体系。委员会也一直在和港澳进行一些合作,以推进碳标签的互认机制。”
郭智源认为,作为认证机构来讲,急需解决的是标准的统一和行业互认的问题。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特别明确的核算方法和认证程序与规则开云官方网站。
“只有纳入了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8大行业的核算的标准和方法,相对来说是统一的,但是8大行业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不同的行业、企业和产品。这些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开云官方网站,核算方法的流程,其实还没有得到统一。”
因此,不同的认证机构给同一个企业或者同一个产品出具的证书,核算的排放量可能是会有一定的差异。“只有我们行业内部统一了,标准统一了,流程统一了,我们出具的证书,它才具有更好的公信力。”
他强调,未来和国际接轨时,我们国家的认证机构出具的这些证书,这些数据是不是能够得到欧盟的认可,是不是能够得到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认可,这是一个需要持续推进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注开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