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网站开云官方网站开云官方网站开云官方网站没想到过年在家小小的一次吐槽,竟然给这个话题带来了一波关注,可见融通人真的是苦加班久矣。
前段时间跟还在融通的同事交流了下,听说这个问题在集团内部传开了,集团领导也看到了。我觉得这是好事,至少这也成了一种底层员工跟高层对话的渠道。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针对这些问题有何积极的举措,我们只看到某洗地文出现了,有些回答也不明原因的删掉了。我觉得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关于那篇洗地文,只想说一句大可不必。在这里吐槽的都是融通中下层的员工,都是打工人,没人吃了空的来这里抹黑,偷换概念的游戏一点也不好玩。融通人每加的一次班,对融通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几小时,对一个家庭来说,可能就是一个个回不去的夜晚。公司的名声是靠公司的文化挣来的,不是在这里歌功颂德的渲染几句大家就认可了。当然,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也不会影响融通的招聘工作,要是一个大央企因为网上的几句吐槽就导致招不到人的话,那这个公司应该算是央企界的叛徒了吧。
要问工作体验,借用之前拼多多事件的一句话:拼多多的底层的人民,尚可用命换钱;但是在融通的底层人民,要用命却不给换钱。
都在说996,融通作为传统的公司,又是大央企,自然跟996扯不上关系,只不过要求你007待命而已。不管是在下班时间还是在节假日,不管你在干嘛,集团会随时发工作通知,又随时要求完成,然后又不断返工。为什么要返工?因为发通知的人也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东西,虽然这通知是用中文写的,字是字,标点是标点,但连在一起,就不像是人话。
当然这不能算是加班了,毕竟集团今天发通知明天交材料,已经很为你考虑了,完不成那是工作效率的问题。所以,去年过年期间,当全国人民因为疫情在家里闲的发霉时,我们天天加班到两三点,全国估计仅此一家,我相信这是集团在锻炼我们的工作效率。
关于薪资待遇,肯定是达不到大多数人的要求,毕竟我们签的是劳动合同,但工作要求跟卖身合同一样。工资高低不做评价,都是一刀切也没什么好评价,有趣的是,6月份才发现,我们本就不多的工资发少了,人事按税后的金额当作税前给我们发工资了。当然这不能怪我们人事了,毕竟她们都是第一次做人事(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找有经验的人事,我也不知道)。关于福利,大家可能都觉得央企的福利应该很好,但是光看福利,我觉得我们不是央企,反而确实有创业公司的味道了(不是针对创业公司,我知道大部分创业公司福利还是很好的)。
当然,我未在融通集团总部工作过,所以上述情况或许有点片面;但是,要是让我对这段工作体验做个评价,我能给出的最好评价是:烂透了。
有一阵没登知乎,最近适逢秋招,有几位同学私信问我应届生适不适合来融通工作的事情,这个问题不好简单回答,因为应届生的第一份工作选择要尤其慎重,需要考虑的维度比较多,而社招相对要简单一些,大部分人就是冲着职级和待遇。本着不误人子弟的原则,作一个补充回答。
总体来说,因人而异,每个人找工作要考虑的优先项不一样,每个优先项的权重也不一样,有人最看重的是薪酬,有人最看重的是成长。
就我的经验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好的赛道。什么是好的赛道呢?
这条赛道要能跑得远。也就是你的能力和经验在你退休之前能不能得到持续的积累和提升,而不是早早的到达人生的天花板,后面几十年都在日复一日的低效重复。
首先你要选择一个好的行业,其次你要选择一个好的单位,你在这个单位有希望触碰到的天花板要足够高,我不一定会在这个单位干一辈子,但是这个单位要有让一辈子的成长空间。对企业而言,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去的本身就是一个成熟的大企业,另一种情况是你眼力超前、运气爆棚,选的是一家有希望成长为或者正在持续成长为行业巨无霸的企业,比如若若干年前的华为万科,若干年前的阿里腾讯(当然现在能去这些企业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只不过此时的晋升难度和创业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融通在国资委管理序列里面是属于前49家央企,也就是俗称的进入中管序列的副部级央企,对于职场新人来讲,天花板足够高,也是一家正在成长期的央企,但是成长期的央企和成长期的民企不是一个概念,对于没有背景的普通员工而言,你未必有机会获得企业成长期带来的职级成长红利,而且这个窗口期很短。
这条赛道要能跑得快。也就是你在这个企业能够获得快速的成长,或者去核心锻炼的岗位,或者能够快速熟悉和掌握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技术,也可能是资源。
这就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这个企业有能够让你快速成长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是你能被放到这个快速成长的岗位上去。人的一辈子漫长又短暂,时间倏忽而过,应届生入职的前五年前十年是人生快速成长期,千万不要贪图安逸而被温水煮了青蛙。在这方面,央企相对民企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有明显的劣势,不是说央企没有让人快速成长的机会,但是大有大的难处,体制内有体制内的规则,在这样一个组织里,论资排辈往往是成本最优最能服众的解决方式。
所以来体制内,要有合理的心理预期,尤其是职场的前十年,你会发现在学校里明明不如你的同学,去了民企尤其是一家成长期的民企,很快就当上了各种带着英文缩写的头衔,你还在央企基层默默的做着一个螺丝钉,心里上会很有落差;而一比收入,你的落差会更大!这就涉及下面一个问题。
这条赛道要能跑得舒心。这里涉及到薪酬、福利、户口、平台、企业文化和社会地位。
其中,薪酬是大头,央企的薪酬是一个橄榄型,基层和顶层领导都不高,中层的收入差距比较大,在这里只看中位值,举例而言,同样是工作五到十年,央企的副处和阿里的P8(年薪+股票,税后),收入中位值差不多有3~5倍的差距,职级越往上,差距越大。关于福利,央企的福利一般比较良心,但是对于高收入而言,福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关于户口,北京的央企总部一般能够解决北京户口,基层单位视名额视情况而定,如果想留在北京,户口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选项,而且往往只有应届生这一次机会,工作后想通过京外调干和积分的方式解决落户,太难了!
关于平台,央企能够调动和掌握的资源更多,对于应届生来讲还太遥远,不展开。关于企业文化,怎么说呢,总体而言开云官方网站,央企要更沉闷一些,但也有人最看重的是央企的稳定和体面,当然也不要以为民企就没有办公室政治和勾心斗角,民企的办公室政治往往跟利益绑定的更直接,更赤裸裸。
除去这些之外,理想、地域、自我价值实现、父母的期许都是很重要的方面,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方面,因人而异,不一而足。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人面临选择的时候,太容易被各种声音所左右,太容易在裹挟中前进,很多选择,只有事后回望才能知道对与错,才能知道机会成本有多惨重,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就有人怅然失落徒叹息,就我而言,只能说在其职,忠其事,不为亲者所媚,亦不为外者所诋吧!
我只是融通的一名小职员,而且既不在党群部也不在人力部,只不过是在我看到这个链接的时候,大家都在一边倒的吐槽公司的加班和管理问题,而且吸引了一些比较极端的回复和回答(后来才陆续出现了一些中性立场的回答),很容易让互联网广大的受众读者认为融通集团或者集团所有的层级单位都是像有些回答描述的那样混乱,从而让不明就里的读者形成对融通全是负面的刻板印象。
作为最早进入公司的一批人,我觉得有必要从公司的特殊性为我自己工作的单位做一个“辩护”,有的回复上来就甩一句“最烂的经历”之类的话当然也无可厚非,都是各自的感受。但是既然可以说公司的短,自然也得容许有人说公司的长,这样立场才中性而全面,才能给想了解融通或有志加入融通的人一个正确的答案,况且我这篇回答不想去描述公司的好,只想在可以公开的有限范围里谈谈公司的特殊性和特殊的历史时期,有的特殊性是不好公开明言的,面对有些问题,公司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至于某篇回复里说到的“有些回答也不明原因的删掉了”,据我所知,公司并没有寻求删帖或打压负面言论的动作,也并没有组织水军灌水,否则这一个系列的回答早就不见了,在这方面,无需小看公司的格局。而且我认为集团的同事是不会轻易在此回帖的,因为公司的特殊性,公司一贯的要求是低调。
再说说大部分回答中反映的问题存不存在?我认为是存在的(但不乏有的回答有夸大成分),我在原回答中也说了,这毕竟是很多人的心声,但我认为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只是在公司组建的特殊时期和一部分基层单位,当然加班等一些共性问题可能会伴随整个公司很久。回答里反映的问题公司领导了不了解?我认为大概率也是了解的,毕竟现在是信息发达的网络社会,领导也是从基层一步步走过来的,而且公司组建以来所有领导都经历了多轮基层调研。我还是认为特殊时期,公司有公司的难处。
当然,我也不否认这个帖子火了之后,也有一些特殊的作用,就像有评论里说的,给员工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给火爆的招聘报名场面降降温,让大家不要冲着大央企的名头无脑冲,更深层次考虑匹配度,这对双方都好。但是网络都是有放大效应的,尤其是对负面情绪更是有放大效应的,这也是我写这篇回复的原因,希望大家对融通的了解更理性一些。
很少在知乎发言,看到同事转的链接,把回答大概翻了一下,感觉部分回答比较片面,可能加班问题和部分单位管理上的问题也确实引起了一些共鸣,在网络的放大效应下形成了一边倒的吐槽。
但融通是一个很大的集团,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坐小井而论天空,忍不住回个帖,基于已经对外公开的信息说说我理解的融通,说说高票答案吐槽的问题背后两个深层次的原因,供有意向来融通应聘的小伙伴一个参考。
首先,融通是少有的从零起步的大型央企。何谓从零起步?就是集团公司不是由成建制的老单位通过改制、划转、重组、分立而来,大家可以把这些年新组建的央企挨个过一遍,是不是都能对应到上面说的四个词?除了部分三级单位,融通在绝大部分管理层级上都是全新的,一切的组织架构需要从零搭建,一切的干部人员需要从零选配,一切的企业文化需要从零培育,一切的商业模式需要从零设计。
从零起步意味着,集团公司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去科学合理的设计整个集团的管理架构。不要小看这一点,大部分央企天生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比如我的老东家,各个局级单位成立的比集团公司要早,同质化竞争的问题突出,集团公司十年磨一剑,下了大力气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也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源头就是尾大不掉。融通不存在破旧立新的问题,所有的二级子公司全部是按专业划分,子公司再视情况搭建以区域公司-项目公司或者专业公司/事业部-区域公司-项目公司的管理架构,为了解决区域内各个专业公司的协调问题和公共关系的统筹,还成立了六个区域管理局。这样,整个公司从成立伊始管理链条就比较顺,管理关系比较清晰。
从零起步意味着,公司所有的干部和职工都需要从头招聘,在员工问题上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当然,在接收的酒店、工厂、事业单位也有大量的BD职工集团业务,涉及政策问题,这里不谈),一切都是新气象,会有大量的岗位和机会,劣势是招聘的压力很大,很难跟上用人需要,这一点下面会提到。
从零起步意味着,公司的企业文化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和培养,同事们原先的单位有央企也有民企,有政府也有事业单位和BD,大家都在原先的单位浸染已久,从思维模式到办事风格,哪怕是写材料的格式和风格都有差别,所谓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每一个个体磨平自己的棱角向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部门或单位的一把手往往能发挥更重要的影响。
从零起步意味着,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都要从零开始。每一个子企业都需要快速梳理资源和市场,寻找自己的定位。融通在国资委的企业序列里面是和军工企业排在一起的,但是严格讲融通并不是一家军工企业,甚至也不单单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跟大部分央企不同,融通并没有自己真正的主业,有不动产运营,有酒店,有农业,有医疗,有安保,有保险,有教育,有科技孵化,还有制造业和文化产业,涵盖了一二三产业,但是没有主业并不意味着杂和乱,公司的运营是围绕着行业划分之上的一个更高的使命的。
也因此开云官方网站,融通是少有的自带神秘色彩又身世敏感的大型央企,从成立的初衷、承担的使命到股权关系、管理和监督关系、特殊的保密要求、到组建进度的紧急程度在央企里都是独一份的存在。这里面就产生了两个矛盾点。
一个是保密需要与市场化运营的高效率之间的矛盾。在组建初期,融通某些部位、文件和事项的涉密等级和保密需要甚至比军工企业还要高,但是融通各个子企业所在的行业大多是需要高度市场化的行业,高度市场化意味着在信息和管理上要高效和畅通,在一定程度上效率就是效益,所以很多从民企或高度市场化的央企来的同事在进入融通之后会感到不适应,觉得不方便,包括我自己一开始也不是很适应。集团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花了很大成本做信息化建设,相信后面会平衡的越来越好。
另一个是公司用人需要和公开招聘在时间上错位的矛盾。集团公司是2019年3月份正式成立,开始筹备的时间要更早,但是正式对外公开要等到2020年3月底了,这意味着公司正式成立一年后才能够正式对外招聘,但是公司筹备的进度不等人,资产接收的进度不等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人手配备肯定是不充足的,公司运营需要的专业化人才更是严重不足的,有大量专项、商调、借调、派遣、推荐、甚至没有任何名义自掏腰包的同事以筹备组的形式充实到各个重要岗位上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无论基层还是机关,加班都是常态。但是,做的工作多,不一定说明你就真正适合这个岗位,真正适合岗位的人还是需要经过充分市场化的遴选和企业经营中的实践考验。尤其是三级单位筹备组的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是承担市场经营任务扛指标的核心主体,在公司对外公开招聘之前,因为选聘渠道有限,能力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的,只能说有时候机缘很重要,所以领导也一直在强调人员要能进能出。
至于对外公开招聘之后,每次招聘报名的形势还是很喜人的,一来公司的地位和规模在这儿摆着,新成立的热乎劲还在,有大量的岗位机会,一来融通从成立开始就自带神秘色彩,慕名而来和确有情怀的人也为数不少。所以随着社会化招聘不断进入的专业化人才,随着校招常态化不断带来的新鲜血液,融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再说一下大家关心和高票答案中吐槽的薪酬问题,我个人的收入也比原单位要少但还可以接受,这其中,总部没什么可说的,各个央企机关差距不是很大,融通总部应该算央企平均水平附近偏上,各个子企业在筹备阶段也都参考了总部对应层级的薪酬水平,当然我指的是入职的正式员工,在筹备前期,因为有各种借调和派遣形式,尤其基层单位的员工到手收入我了解的不是很全面,但这都是公司在组建初期特殊历史时期下的情况,毕竟公司组建伊始尚未有实质性的运营效益(单纯收个租金那算不上运营效益),人吃马喂花的都是出资人的资本金。但是,后续随着子企业的运营发展和不确定性的减少,子公司的薪酬水平肯定会向所在行业和市场化靠拢,随着经营考核指标的可量化性增强,市场化的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也会越来越完善。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一大段又红又专的答案,从两年多以前有幸参与融通的筹备工作以来,很少向原先的同事朋友提及自己换工作的信息,甚至连以前经常写点段子分享点感悟的微信朋友圈都很少发了。高票答案吐槽的问题存在吗,我觉得在一定时期和某些单位是存在的,但是不能因局部而否定整体,不能因过去而否定未来,原因相信我在上面的两大部分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大业所成,从来不易,在万事开头难的关头,整体的付出是在所难免的,中国向来不缺想做事的人,机会也不可能均等的落到每一个个体的头上,即使上至集团公司领导,他们在原单位已经各自身居高位,功成名就,已过知天命之年一夕之间一纸调令只身前来筹备融通,放弃原有的身份,牺牲原有的高薪和股权,离开自己多年工作的体制和环境,押上一生功名去从事一项诸多未知的事业,又有谁是容易的呢?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选择了融通,就要珍视她的荣誉,理解她的文化,做好自己,做好当下,剩下的,交给时间去积淀吧!
但是比如你是个拿20左右的经理,但融通希望你具备市场化40左右的薪酬能力。
我身边很多同事,都是放市场上薪酬涨几倍的存在,但大家确实为了事业追求,理想信念来融通奋斗。
融通的人不优秀吗?集团领导都是资深央企企业家,二级单位领导哪个不是摸爬滚打多年的,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佼佼者。很多员工都是行业优秀企业优秀人员慕名而来,5+2,白加黑,非常努力,非常感人。
融通的资产不好吗?这些资产都是响当当的,各级部委给优惠,给政策,给减免。上级主管部门给了很大操作空间,BD也是全力支持。
融通干的不好吗?考核几个A了,每年收入,利润都是翻一番。像DC,NF,LF,已经打出行业知名度了。大家吐槽最多的WJ,去年考核是集团第一档的,党校,人力公司,财务公司,干的有声有色。ZC接收给集团打了样板。
融通干的累吗?哪里都有“二八原则”,我不敢说我累,但我就见过很累的,有些去了边远山区,那有资产需要人,毫无怨言。有些因为任务,成月成季不能回家,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些身体抱恙不下火线,只是想单纯把活干好。这些都不是个例,我想大家身边都有这样的同事。
融通有前途吗?已经有90后走上管理岗位了,85后逐渐成为骨干,80后几乎在每个二级班子里都有。而且给予的舞台越来越大,好的岗位越来越多,总之机会是大把的。
融通的工资低吗?确实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但不代表以后还是这样,市场化薪酬机制改革已经启动了,今年就会有一些变化。
融通的氛围不好吗?有些部门是不好,但那里都有榜样,为啥不跟榜样学习?领导也不是瞎子。长本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停下。
现在经济形势不算好,都想找好工作,不累的,薪酬高的,但哪有这么多“成年人的愿望”。融通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它确实在一点点变好。大家很苦,但在黑云中已经看到一丝阳光。
作为入职半年的融通公司的一员,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半年的工作经历,毕竟我们作为央企是不提倡加班的,所以我们就不存在什么加班工资。我们严格按照法定节假日走,但是休息不能耽误工作,出差20天,回来是直接上班的,作为央企员工的我们是不需要调整时间的,我们所有人都很忙,周末是自愿加班,有自己的事前只能是请假,毕竟周末是许诺调休的,但是调休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家都很忙。我们没有996,我们只有007,全年无休的007.感觉每个月休息一天就是对公司的亏欠。半年时间没有一天是没有工作电话的,即使是请假。而且在全国都在涨工资的时候,我们竟然要降工资。真的是一个很奇葩的公司。当你觉得工作加班特别累的时候,你的领导会暖心的给你说一句:能干就干,干不了就滚。真是给人动力十足。
关注开云官方网站